一、创新之始
在新消费的时代背景下,新品自然也层出不穷,迭代更新速度极快,一个品牌只有与时俱进,不断推陈出新,足够契合时代,才能留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存留。
这是所有品牌都需要面对的问题,新品研发的一个方式就是模仿,市场上哪些品类火热,就开始马不停蹄地跟风研发,而另一个模式,就是纯粹的创造,研发出市场上从来没有过的产品。早在2017年——【苹果树上的梨】以“紫砂烤梨”为主打产品进军养生甜品市场的第二年,此时品牌正以极其迅猛的势头火遍全国,但品牌创始人许春波并不满于此,许总深知品牌创新才是保证热度的关键,于是很快便带领着核心团队着手于新品的研发当中。
新品的开发过程是从创意的酝酿开始的,所谓创意,就是开发新产品的构想。“苹果树上有梨,为什么不能有烤苹果?”,“可是都没人做过,能行吗”,“要做就做别人没做过的!”,“对,全国首创!”一场简单的会议,为研发确立了方向。虽然并不是所有的设想和创意都能变成新品,但有创意却代表着更多的机会,一时间公司团队对烤苹果新品的研发都热情十足,可是现实却给了这个年轻的团队重重的一击。
不同于烤梨这一明清时期便闻名于世的传统美食,烤苹果的项目走的是从“0到1”的创新路线,对研发的要求相当之高,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、较高级的创新力和持续不断的灵感,最重要的还要对整个市场的原材料分布有全面的了解,这给【苹果树上的梨】初创团队带来了许多困难。在2017、18年两年中,公司团队曾尝试上线过烤苹果系列产品,然而口感及各方面都达不到预期,在随后的几年,公司又面临品牌升级和疫情特殊时期,因此这个项目刚有些苗头就无奈地被暂时搁置了。
二、理想重拾
光阴流转,当绿色的田野,铺展开无尽的画卷,金黄的酥梨,又挂满树梢轻轻摇曳,餐饮市场的阴霾渐渐散去,“苹果树上的梨”也迎来了新生。在今年初春,许总带领着更加精进的公司团队,重拾起烤苹果的研发项目,这一次没有了出行的限制,团队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地去跑市场、跑产地、搞研发了。
从6月份早熟的品种上市,到11月最晚的苹果成熟,团队的脚步遍布着大江南北。甘肃花牛苹果质密松脆,汁水充足;陕西洛川苹果肉质脆密,甜度较高;四川大凉山“丑苹果”汁多爽口,甜蜜糖心;甘肃静宁苹果酸甜适中,而硬度较高。它们或过软过硬不适合烤制,或口感达不到最佳状态。因此,仅仅是敲定下合适的苹果品种,便已近深秋时节。
可原材料仅仅是新品研发的基础,制作工艺是否符合现代人的饮食需求;新品原料在配置、搭配过程中是否符合营养原则;新品色泽是否匀称、美观、悦目、和谐;气味上能否可以产生诱人的食欲,都是新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。
在制作工艺上,苹果和传统的围炉烤茶水果,如橘子、香蕉、柿子不同,它本身水分含量不如橘子高,果肉结构也要比这几种水果致密,口感也偏脆硬。因此,想要把苹果烤到最完美的程度,需要反复地测验火候和时间。
这样的研发过程无疑十分漫长,在这期间,我们的研发团队不断尝试新的烹饪手法和食材组合,力求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。从食材的选择、调味的配比,到烹饪的技巧,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调整,每一次出品都经过了我们的亲身品尝,好在是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前前后后长达半年的反复测试,终于诞生了让团队所有成员都满意的“作品”,首创之路几多不易,个中艰辛滋味难以忘怀,完成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
最终,在冬日暖阳温柔洒落的12月,苹果树上不再只有梨子孤孤单单,全国首创的新品——紫砂烤苹果系列,于万众期待之下全国上线了!如果说梨代表着健康养生的品牌理想,苹果便是让理想照进现实的一缕光,【苹果树上的梨】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,始终用心诠释着匠心。
三、新品揭秘
那么烤苹果新品究竟是怎样的?又适合哪些人食用呢?其实它远远不是将烤梨的梨替换成苹果这么简单。
苹果在烤制的过程中会发生“美拉德反应”——食物中的蛋白质和糖分在高温下发生反应,带来独特的风味和色泽,软嫩细腻且入口即化,口感上香甜而微酸。中医认为,苹果性寒凉,脾胃虚弱的朋友不宜生吃苹果,而烤熟后,苹果的纤维软化,对胃肠道刺激更小,其果胶活性也会增加数倍,更适合脾胃虚寒的人。
岁末将至,冷空气频繁南下,气温将渐渐降到最低。这段时间最寒冷,也最让人清晰地感受到温暖的存在。 在寒凉的冬日氛围中,一份既能暖身,又能暖心的烤苹果,无疑是很好的选择。